三国密史:关羽未婚妻为何会被曹操抢先霸占
本文出自网www.lishiqw.com
关羽也曾有未婚妻
关羽是中国的“义”之典范,历来受封建君王尊崇,各地皆立有关庙,而以其老家山西运城的解州关帝庙规模最大。据说当地县令曾挨着关庙盖了个关夫人庙,直到庙宇落成,方才暗呼糟了!毕竟关夫人姓甚名谁?有何事迹?请看正文分解。
“花关索”的故事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曾引《蜀记》材料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大意是说,吕布被围困时曾遣秦宜禄出城求救,谁知秦宜禄竟然丢下妻子,借机投奔袁术;而关羽则几次向曹操表示想娶秦宜禄之妻。史称曹操见关羽再三要求,自然暗中留意,结果抢先霸占了秦宜禄的妻子。
乾隆时期的中国京城
18世纪末,国势蒸蒸日上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有充分的底气来与东方巨人中国握握手了,于是,他们派出一个以著名外交家马戛尔尼勋爵为团长的、成员多达700人的庞大使团,浩浩荡荡来到中国。
使团一路上享受的是乾隆皇帝最慷慨的礼遇。刚到大沽口,两名中国官员带着大量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这个见面礼出乎英国人意料。过于丰盛的礼物似乎证明了马可·波罗笔下中国的超级富庶。然而,运送食物的中国船只刚刚离开,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出现了:因为中国人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使船“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英国人的弃物。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中国繁华表象下的贫穷。
土地的唯一使命就是生产粮食
土地稀缺,人口密布——这是展现在英国人面前的典型的中国国情。英国人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压力已经大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中国的全部土地,主要是种植粮食。而这还不够用,人们甚至不惜花大气力围海造田。除了皇帝的御花园外,全国的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很少。所有的耕地从不休耕,土地在中国人眼中,唯一的使命就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
关羽也曾有未婚妻
若《蜀记》所叙不错,则关羽当时尚未娶亲,而一些民间传说则指关羽是早有妻小之人。譬如从宋朝开始流行的“花关索”故事,就是说桃园结义之后,刘备觉得关、张都有家室,难以同生共死,关、张因此约定相互杀对方妻儿,以绝牵挂。其时关羽妻子胡金定有孕在身,被张飞放过;幼年的关平则被张飞带走,一直追随关羽。胡氏后来生下一子,七岁时观灯走失,被索员外收留;九岁时又被一位花老先生相中,收作弟子。他身兼三家姓氏,就自称“花关索”了。再然后,关索到荆州认父,被刘备派往云南戍边,且曾随孔明征蛮。据说贵州的关岭县及县政府所在的关索镇,其名称就是来自关索驻军的关索岭。
关索之事太传奇
另一个跟“关索”有关的是四川省昭化古城附近的鲍三娘墓。该墓于民国三年(1914年)被法国人掘开,掠走额骨和部分汉代画像砖,现存残碑刻有“汉将军索妻鲍夫人之墓”字样。据说蜀汉灭亡前,姜维派关索至嘉陵江协防葭萌关,钟会派庞德之子庞会进攻,庞会欲报父仇,愈战愈勇,关索体质本弱,竟然被对方打落水中,不幸溺毙。鲍三娘则被魏军围困,力竭身亡,被当地百姓安葬在她生前练兵的曲回坝上。
假如历史上确有关索其人,则不难推知关夫人胡金定之事迹属实。问题在于关索之事,传奇的色彩太重,非但版本各异,而且均不见于任何一种早期史料。譬如有一种关索故事,竟然说刘、关、张举兵后攻占“兴刘寨”当了山大王,帐下有黄忠、马超、姜维、庞统和军师诸葛亮等。一日,关羽坐骑被盗,众人追踪时巧遇关索母子。后来曹操在落凤城宴请刘备,刘备带关索随行,挫败曹操的暗杀阴谋,又由诸葛亮献计攻陷落凤城,进而夺取荆州。刘备得益州,派义子刘封去荆州看望关羽,关索和刘封口角,被关羽交刘备发落,结果被贬云南。关羽死后,刘备召关索从云南回来领兵讨吴。关索手刃糜竺、糜芳,活捉陆逊、吕蒙……
关羽也曾有未婚妻
县令征联和关家墓碑
倘若关索之事是民间杜撰,关夫人之事自然就不可信了。据说中国大陆前前后后曾有三十万个关帝庙,顺带供奉关夫人的却只有山西太原市西校尉营的关帝庙和运城市的解州关帝庙。其中西校尉营关帝庙始建于元,是太原主城区内最古老的关帝庙,正殿西侧祠堂供奉关夫人,俗称奶奶庙。而解州关帝庙则是隋朝始建,号称“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崇宁殿(大殿)后方原有关夫人殿和其子关平、关兴殿,塌毁后辟作花园。
解州关帝庙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均有所修缮。明清之际,有一位县令敬佩关公,认为他一定有一位贤内助,便命工匠在大殿后方加筑关夫人殿。直到新殿竣工,县令才猛然省悟——怪不得各地关庙大都不提关夫人,只因史书上根本就没有关于她的记载,就连姓氏都说不清楚。
关羽也曾有未婚妻
县令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公开征联。据说这问题是被一位江湖郎中给解决的,其联曰:
生何氏,殁何年,盖弗可考矣;
夫尽忠,子尽孝,能不谓贤乎?
上联直承无知,下联则作推论,全联从侧面落笔,倒也得“烘云托月”之妙。据说县令见之大喜,郎中却不要赏金,只要求县令拨款把附近村子的井口用石头垒出高台,井口加个盖子,以防污物坠井,影响水源。
有一点值得补充的是,康熙年间,关羽故里浚井时意外发现关家墓碑及墓道,由此得知关羽祖父和父亲的名字及生卒年月等资料。知州王朱旦据之作有《关侯祖墓碑记》一文,谓:“(羽父毅)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旁结庐守丧三年,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生子关平。”这样看来,关夫人确实姓胡,上面那副对联里的“盖弗可考矣”总归是可以“考”的。
揭秘:武圣关羽一生中不可回避的十大耻辱
武圣关羽的十大耻辱:在电视新三国中,相信不少人对关公这角色感到有些气恨,说白了就是脑袋瓜子不好使,有啥事就扭到一根筋上。其实,关公一生做了那么多错事,丞相诸葛亮早就对他不满。不叫他守荆州偏逞能,到荆州破坏了蜀吴联盟,落了个失荆州、走麦城,身首异处的下场。凭这些就不能给他谥号。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未报曹操之恩于白马坡时斩颜良诛文丑,并告诫曹操三弟张飞更有万夫不当之勇,后于华容道又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襄樊之战时与庞德大战被其暗算,导致后来与徐晃单挑时右臂少力无法取胜,又因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死后魏蜀吴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丧礼。
在传统戏曲中,关羽属于”生“角,脸谱也非常有特色,面生七痣,眉心中间三粒,鼻子左右各两粒;七粒朱砂痣,红似点血,因此显得格外威风。以关羽为主要角色的京剧故事有《斩熊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屯土山》、《月下斩貂蝉》、《过五关》等等。
但他是刘备的结义兄弟,诸葛亮只好伏案写了谥号“壮谬”,就是大谬人的意思。
关羽一生,其功劳远抵不了他的过错。说刘备的统一大业就是葬送在他手里也殊不为过作为“千古名将”,关羽之“奇”,还“奇”在他的高傲自负。史书上称关羽:“刚而自矜”、“性颇自负”。当然,自负到自矜的地步,那确实是过头了。关羽的这一性格特点,在小说里表露无遗,很多人都看得很明白。比如诸葛亮就曾对刘备说:“云长平生傲上而不忍下”。所谓“傲上而不忍下”,是说关羽自以为能力超人,虽然对刘备没有特别表现出傲气,但是对诸葛亮等上层的人则随时表现他的傲气;同时对待手下,关羽却往往不知有所体恤。关羽超人的力量和致命的弱点,都根基于与众不同的高傲和自负。
当然,凡高傲自负的人,都有过人的本领或才华,否则就是狂妄自大,牛皮大王。当时所有人都对关羽刮目相看,关羽非常自豪地说:“天下英雄,闻吾之名,尽皆缩颈而奔。”大家一听到我的名字,脑袋都缩到脖子里头,像乌龟一样逃走了。关羽的名声能起到吓退敌兵的作用,不用像张飞在长板桥大喝三声。关羽名声远扬,可以先声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