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物价:武松头巾等价格超过500元人民币

2018-08-16 18:51:14 责编:admin 浏览:1175

转载注明历史说(www.lishiqw.com)

核心提示:头巾、布衫、裙、膝裤、头巾、搭膊、麻鞋,据我估算总计为1700文左右,相当于500多元人民币,确实节俭。

宋朝的物价:武松头巾等价格超过500元人民币

武松像

市井水浒

《水浒传》第二十九回,醉打蒋门神之前,武松亮相,穿着朴素,和普通平民没啥差别:“头上裹了一顶万字头巾,身上穿了一领土色布衫,腰里系条红绢搭膊,下面腿絣护膝,八搭麻鞋。”

武松的这一套大众化的服装,值多少价钱?

宋朝普通服装,一般一件价格几百文。宋仁宗时,京西路有个强盗杀人,掠走被害者的破旧衣服,卖了几百文钱(《宋史·丁度传》)。宋徽宗初期,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穷,每月的初一、十五,口袋光光,他只好典当衣服,换500文钱。考虑到武松的衣服比较低档,其布衫、裙、膝裤初步估算各为400文。

郭彖《睽车志》记载,南宋初期,有位道人,在岳阳楼前买了件布质道袍,花费370文。南宋陆游77岁时,写过《新买啼鸡》,说一件秋衣,典当了300文。考虑南宋物价上涨因素,加上道袍比普通布衫费料,秋衣相对厚重,典当价格有折扣,武松的一件土色布衫价格,在北宋当在300文左右。

张邦基《墨庄漫录》说,元丰年间,王安石的仆人拿旧乌巾(幞头)到市场上卖了300文。考虑到幞头已旧,但幞头费料较普通头巾多,且幞头质料多为罗纱,武松的万字头巾估算为200文左右。

武松的搭膊原料是红绢,绢价在宋徽宗元符之前,每匹约为1贯左右;大观到绍兴初年,每匹2贯。我们估算水浒时代的绢价每匹2贯。宋代1匹绢宽约0.61米,长约12.3米,约68.1平方尺(市尺)。宋三司布帛尺,1尺=0.3110米,考虑到武松“身长八尺”,再考虑到小说的夸张因素,武松的个头肯定不小,腰围很粗,一匹绢大概能做搭膊6~8条,加上约为原料价格三分之一的手工费用,武松的搭膊价格当在400文左右。

熙宁六年,日本和尚成寻,在开封买一双皮鞋要450文。《五灯会元》说,绍兴二十三年,福州的一位和尚花3文钱买到一双草鞋。《断桥妙伦禅师语录》说,庆元府的和尚,花7文钱买了一双草鞋。武松的麻鞋成本肯定比草鞋高,比皮鞋低,我们估算为10文左右。

头巾、布衫、裙、膝裤、头巾、搭膊、麻鞋,据我估算总计为1700文左右,相当于500多元人民币,确实节俭。但今天的农村,三五十元的衣裤也比较常见。武松武二哥,您还是满足吧。

展开全文

上一篇:宋朝最牛人妻与皇帝偷情:15年竟后成国母

下一篇:内蒙古现宋代嵩山少林寺《少林拳谱》珍本

精选阅读

历史揭秘:是谁把杨家将最终逼入绝境

历史揭秘:是谁把杨家将最终逼入绝境

2018-07-01风云人物

解密侵华日军在中国到底阵亡了多少人?

解密侵华日军在中国到底阵亡了多少人?

2018-07-30近代历史

周恩来给张学良的十六字密信 生前从未透露

周恩来给张学良的十六字密信 生前从未透露

2018-08-17近代历史

广东为何是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先行地?

广东为何是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和先行地?

2018-04-29近代历史

儒学的自由主义陷阱

儒学的自由主义陷阱

2018-07-20文史博览

宋朝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传奇人物

宋朝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传奇人物

2018-08-16古代历史

明代红丸是什么?嘉靖为制药选少女1080人入宫

明代红丸是什么?嘉靖为制药选少女1080人入宫

2018-08-20古代历史

民国最有文化的黑帮大佬杜月笙,孟小冬也甘愿做他的小妾

民国最有文化的黑帮大佬杜月笙,孟小冬也甘愿做他的小妾

2018-08-23近代历史

猜您喜欢

宋朝时期哪三位皇帝 拼死也拒绝登基

宋朝时期哪三位皇帝 拼死也拒绝登基

2018-08-23 19:42:32 古代

宋朝如何救助流浪乞丐

宋朝如何救助流浪乞丐

2018-08-19 19:39:49 古代

宋朝如何进行“春运”:乘带卧铺的三牛厢车回家过年

宋朝如何进行“春运”:乘带卧铺的三牛厢车回家过年

2018-08-19 19:38:01 古代

宋朝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传奇人物

宋朝宦海沉浮:五起五落的传奇人物

2018-08-16 18:49:57 古代

宋朝40多万大军 为何攻不下孤立的幽州城

宋朝40多万大军 为何攻不下孤立的幽州城

2018-08-16 18:48:13 古代

宋朝禁京官在京购二套房 明太祖逼官员给穷人盖房

宋朝禁京官在京购二套房 明太祖逼官员给穷人盖房

2018-08-12 20:15:28 古代

宋徽宗为什么要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宋徽宗为什么要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2018-08-12 20:15:15 古代

积弱宋朝缘何能立国三百多年而不倒

积弱宋朝缘何能立国三百多年而不倒

2018-08-12 20:14:18 古代

宋徽宗早期是明君 曾唯才是举 重用贤良

宋徽宗早期是明君 曾唯才是举 重用贤良

2018-08-09 19:54:07 古代

宋朝扩大科举录取人数,目的是防止落第者造反

宋朝扩大科举录取人数,目的是防止落第者造反

2018-08-07 19:33:31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