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艳星的起伏人生:晚年竟沦为乞丐!
来源看历史http://www.lishiqw.com/
1956年,香港街头,出现了一个女乞丐,虽以行乞为生,却风韵犹存,气质不凡,她是曾经的电影明星杨耐梅。上海滩最红的女明星,香港街头的乞丐,冰火两重天般的身份,竟能叠加在一个人身上。
【出道成名】
浪漫张扬,性感为帜
杨耐梅的父亲是广东商界巨擘,来沪创办颜料、地产等企业,扬名上海滩。父亲送杨耐梅进入教学严格的务本女中,本指望她专心学业,毕业后送她出洋深造,光耀门庭。父母视这个独生女儿为掌上明珠,娇宠溺爱,杨耐梅自小养成倨傲奢华恣意任为的脾气。

父亲正为她张罗联系留学事宜,杨耐梅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读书上。明星公司的《孤儿救祖记》上映,观众座席上的杨耐梅被女主演王汉伦深深吸引,一等散场,就坐上自备汽车往明星公司而去,她要去演一出“毛遂自荐”。
这时的郑正秋刚和王汉伦签订了下一步影片《玉梨魂》的合同,剧本改编自“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徐枕亚畅销10万余册的同名骈体文言小说。女主演有了,可明星公司的郑正秋和张石川苦于找不到合适人选扮演女配角小姑筠倩,这是一个富家之女,美艳而略带骄纵,正在这时杨耐梅敲开了明星公司办公室。观其相貌举止,又听其介绍和想拍电影的迫切愿望,郑正秋心下对这位大小姐出演筠倩已经颇为认可。过了两天,明星公司果然有了消息,请杨耐梅签约。

《玉梨魂》上映后反响热烈,杨耐梅在电影界崭露头角,在交际场所招摇更甚引人注目。下一个剧本《诱婚》就是专为她度身定制,总算她能演出女主角了,一个身边围绕追求者的摩登女郎,这才正合杨耐梅的胃口。《诱婚》公映,果然因其大胆演出引起轰动,杨耐梅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以风流放荡著称的女明星。正当她被簇拥在影迷和媒体的追捧爱慕中,为之兴奋和晕眩,父亲却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因为父亲决不允许宝贝女儿放弃远大前程“堕落为戏子”,从最早拍摄《玉梨魂》时母亲一直帮忙相瞒相劝,而《诱婚》的上映,父亲对杨耐梅演出的所谓浪漫女子更是火冒三丈,不许她再演戏。眼看着刚刚成真的明星梦,杨耐梅何忍半途而废,负气离家出走。摆脱了家庭约束,杨耐梅愈加放任,除了拍电影,就是混迹于交际场所。
【另立门户】
密会军阀,狂想实现
杨耐梅成为中国第一位有自用汽车的女人,也是第一位在公众场合暴露玉腿提袜子的女人。她的坏脾气和坏嗜好,于是迎风见长一般地壮大起来。她赌博、吸毒,在拍片时迟到,并努力挣脱“明星”的约束,力图另立门户。

另立门户需要一个由头。1927年,她在报纸头版看到一则新闻,新闻的主人公,是一个叫于美艳的女子。这个女人,为了抗拒包办婚姻,逃往上海,有一天,她站在阳台上,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突然热血涌上心头,开始将大把大把的钞票向窗外抛洒,引得路人哄抢,而她一边俯首下望,一边纵声大笑。杨耐梅瞬间就被这个故事打动,决定将于美艳的故事搬上银幕,但当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张石川,得到的却是毫不留情的拒绝。
她当即决定,要自立门户,首作就是于美艳的故事,而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奇女子》。就在此时,山东军阀张宗昌派人来上海,转告杨耐梅,他仰慕杨耐梅芳名已久,邀请杨耐梅去山东小聚,回报是资助她拍电影。所有人都反对她赴这个约会,但杨耐梅仍决意前往,并在半个月之后带着巨款回到上海。杨耐梅自决定动身,想必已很明白这是赤裸裸的一笔交易。

《奇女子》上映,票房大卖,更给了她挥霍的理由,她甚至曾在一夜间输掉八万银元。“耐梅影片公司”随之关门,她不得不复出,先是演话剧,因为薪水只有每月300元,她又加入“天一影业公司”拍片,但不巧的是,无声片时期已经开始,身为广东人,她国语不过关,慢慢从银幕上消失。1933年,在出演了“大东公司”的《春风杨柳》之后,她宣告息影。胡蝶、阮玲玉和夏佩珍接过了她手中的接力棒。
【经历动荡】
复出失败,沦为乞丐
嫁人也是条出路。此时,她遇到了名门之后陈君景,陈君景的父亲,是曾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陈少白,陈君景本人则是经济学博士。她嫁给了他。

经过一番跌宕,杨耐梅已经懂得惜福,她洗尽铅华,戒赌戒毒,安心操持家务,还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父母看到此情此景,感到非常欣慰。只是,幸福生活没持续多久,抗战爆发,她先后经历了丈夫公司的倒闭、父母去世、家产被别人侵吞、移居香港,以及丈夫的失业。在香港,他们全靠变卖细软度日,在她以为已经沉到底的艰难生活里,女儿长大,并嫁给了一个小商人,随他去了台湾———这是她命运的一条重要伏线。
这期间,为了生计,她也曾思谋复出,香港没有合适的机会,她便跑回上海,和电影界人士见面。1942年6月27日《大众影讯》这样调侃她的回归:“耐梅的年华虽已老去了,但徐娘的风韵,依旧是万分的动人,也许沪上人士会再度崇拜在她皮鞋脚下”。

她再次回到香港,继续她日渐溃败的生活。1956年,她和丈夫离婚,没多久,沦为乞丐。1957年,她的女儿女婿闻讯从台湾赶来,接她去了台湾,她最后于1960年2月27日在台湾去世。
杨耐梅后来说:“余衷想前事,如春梦一场,甚思同业后辈,以余为借鉴,得意时切要留做后步,为老年时作计算。”这是她痛定思痛之后的感悟,并有一生作为笺注。
军中无女?让你看看古代的军妓有多悲惨!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只是苍头奴。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这首唐代着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玉门关盖将军歌》恐怕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首描写古代军妓生活的诗歌了。
从中不难看到唐代军妓随时应付“军中无事但欢娱”的卖笑生活的无奈和悲哀。
其实,军妓并不是唐朝才出现的,追本溯源,应该说早在二千年前汉朝时期就有了随军妓女了。本来“军中无女”乃是中国数千年来的历史古训,就像今天人们所说的“战争让女人走开!”
然而,战争并没有让女人走开,而是让女人一拨又一拨地走进战争,从而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军妓的汉朝军队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所率领的军队中。李陵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得力战将,家学渊源,带兵有方,本应做为一代名将流芳百世,最终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匈奴战俘。
李陵投降后,匈奴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对他予以重用。
李陵为之忠心报效的汉武帝,斩杀了他的全家。司马迁挺身为李陵辩护,惨遭大刑,终于忍辱负重,写下千古绝唱之《史记》。李陵在送别被困匈奴十九年的苏武回国时,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短短几句,可谓是李陵悲剧与矛盾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陵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他的军队中就有不少随军女子。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
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
其实,这些被李陵“皆剑斩之”的女人就是军妓,而不是“妻妇”。
原来在古代,男人一旦获罪,他们的妻女大都会流放涉边而沦为妓女,因此这些“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必然是一群因丈夫获罪而流放到边界上的女人,结果随军成了军妓。
虽然,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和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汉朝军队存在过军妓都是闪烁其词,但是写到军妓的存在就已经足够了。而后来的史料上对军妓的事情写得就相当直白了。

《隋书·刑法志》上说“自魏晋相承,死罪其重者,妻子皆以补兵。”涉及南朝梁刑法,其中包括:“劫身皆斩,妻子补兵。”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也指出:“陈(国也相)同”。由此可见,罪人的妻子编入军队,曾经是历朝历代长期通行的制度。
其实,在古代作为随军妓女并不仅仅是含泪卖笑以供将士们娱乐和泄欲,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随军妓女白天充当起了杂役,为军队保障后勤,晚上陪酒侍寝,充当将士床上的泄欲工具。
战争的残酷和女人的温存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二者往往同时出现。白天作战,晚上ML,这似乎是对行军者最合乎人情的犒劳。

据《资治通鉴》记载,“后梁太祖乾化二年”:“郢王(朱)友珪,其母亳州营倡也。”朱友珪,小字遥喜,母失其姓,本亳州营妓也。唐光启中,帝徇地亳州,招而侍寝。月余,将舍之而去,以娠告。是时元贞皇后贤而有宠,帝素惮之,由是不果携归大梁,因留亳州,以别宅贮之。及期,妓以生男来告,帝喜,故字之曰“遥喜”。后迎归汴。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军中存在营妓的情况,因为这营妓是被统帅所占有,其命运显得略微好一些,尽管也差一点被“舍之而去”,但最终还是有了好的归宿。而那些普通随军妓女,命运是十分悲惨的,不是被无辜的杀害,就是老死边关,终其一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中无女”的古训渐渐不被提及,而军妓渐渐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存在。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中透露出的军妓在“军中无事但欢娱,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悲惨生活,只不过是历朝历代随军妓女悲惨生活最为普通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