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都未解决匈奴 汉武帝却仅仅靠着十万军队就击败了
主动出击,深入敌境以外线作战的方式在野战中击灭对方。
首先自古汉族是不养马的,即使养出来的马,那质量和速度也根本不能和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比,为此,汉武帝不惜从西域重金买来汗血宝马。
而且,为了能够在机动性和速度上超过匈奴,汉武帝接受了当时匈奴降将赵信的建议,马匹都用粟米来喂养,而且出征时每个人带两匹马,这样能够日行500里,马歇人不歇。
然后其次是兵器,西汉以前,剑还是部队的主要装备。然而,对于骑兵战士而言,格斗的主要动作是挥臂劈砍,身轻两刃的剑便显得很不给力,于是一种厚脊、单刃、重量大的砍刀便应运而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环首刀”,其名称源于刀柄首端有一个扁圆形的铁环。
这种刀去掉了尖锐的锋,不易折断,长度在一米左右,更为重要的是其钢化后的质量更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铁制铠甲的普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之前中国也有铁制铠甲,但多为“札甲”,而汉武帝时代中国军队开始大量装备“鳞甲”,所谓札甲和鳞甲,其实是古代铠甲的两种类型,是根据不同的制造方法而区分的。
在当时的中国,两种铠甲以鳞甲较为优秀,札甲无法严密的包裹人的全部身体,而且容易被箭弩射入缝隙,防御力有限。
而鳞甲的其防御力明显优于札甲,由于是细密的铁片组合而成,可以有效的防御远程武器的攻击,又可以抵挡近距离的刀剑劈刺,铁制鳞甲的普及使得汉军的战场生存能力极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