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

人物简介:

宣华夫人陈氏,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女、陈后主同父异母之妹,封宁远公主,母施姬 。隋开皇九年,隋朝平陈完成南北统一后,其与陈国皇室成员作为俘虏从建康西入大兴,被配入掖庭为宫女,后选为隋文帝嫔妾 。文献皇后去世后,垂暮的隋文帝失去爱妻后再也无法排遣精神之恸 ,他曾试图用青春美色麻醉自己忘却悲苦。陈氏这时进封贵人,和容华夫人蔡氏等一起得宠 。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去世后,陈贵人进封宣华夫人,按制出居文帝别庙仙都宫。据《隋书》记载,其之后被隋炀帝再度接入皇宫,岁余而终,年约二十

展开全文

宣华夫人相关

本名
陈氏
别称
宣华夫人、宁远公主
所处时代
陈朝→隋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建康(今江苏南京)
出生时间
约577年
去世时间
约605年

人物生平

国破家亡

宣华夫人陈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陈顼之女,陈后主陈叔宝的异母妹,母施氏(封号不明,《南史》称为施姬)。陈宣帝一生子女众多,史载其有子四十二人。陈氏封号为宁远公主,有同母兄弟临贺王陈叔敖、沅陵王陈叔兴。 

陈氏大约两三岁时,与陈朝隔长江对峙的北朝发生了隋杨代周的政变。其父陈宣帝欲有作为,试图趁新生的隋政权立基不稳时夺回战略要地江北地区,于是主动挑起了一场战争。但没料到隋朝虽然立国不久,隋文帝却是雄才大略、精明稳健,其迅速调兵遣将迅猛反击,打了几个大胜仗反将一军,陈朝一败涂地狼狈不堪,陈宣帝在急怒攻心之下病发去世,太子陈叔宝即位。

才智平庸的陈叔宝哪里是老成稳重隋文帝的对手,不过当时隋朝把战略重心放在打击北方突厥上,无法分身两线作战,所以对陈朝态度相当友好。后主陈叔宝对此不但没有警惕和防备,反而恃有长江天险不思进取,沉溺于和美人纵情享乐,其代表作《玉树后庭花》也成为了著名的亡国之音。

蓝燕版宣华夫人

隋开皇八年年底(公元588年),隋文帝一声令下,晋王杨广统率早已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的隋朝水陆大军50余万挥师南下,在开皇九年年初(公元589年)平定南陈,完成了华夏统一。陈后主从井底被捞起来投降后,包括宁远长公主陈氏在内的陈朝皇室成员跟随后主作为俘虏和战利品,从江南的建康城来到位于西北的隋朝京城大兴。之后,陈国皇室男性成员被隋文帝分散到隋朝偏远地区,在隋政府的监视下种田干活自力更生,陈宫佳丽包括部分公主被赏赐给平陈有功之臣和隋朝亲贵大臣,刚刚十来岁的陈氏则配入掖庭成为了宫女。

夹缝求生

隋朝完成了南北统一后,隋文帝继续兢兢业业治理国家,隋朝国力蒸蒸日上。呆在掖庭的宫女陈氏也渐渐长大,展现出南方美人特有的可人和风姿。

开皇末年,年近花甲的隋文帝私幸宫女尉迟氏,同样年近花甲、一生独宠后宫的皇后独孤伽罗悲愤交加,在皇帝上朝后将其杀死,皇帝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在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劝解下,独孤皇后主动请罪,夫妇俩和好如初。文帝之后得以有限亲近嫔妃,陈氏这时作为后宫三品之嫔得幸。虽然在文帝看来妾媵只是晚年生活调剂,他的夫妻关系并无变化,他对爱妻一如既往疼爱和信任,但却没想到痴心一片、自尊心强烈的独孤皇后在尉迟女事件后内心受到重创,从此心灰意冷内心郁郁至死 。粗心的文帝却没有察觉和理解到爱妻的失落,空留丧偶后的痛苦不堪和临终前的幡然醒悟、悔恨自责 。

由于从公主到宫女的特殊经历,本性聪明的陈氏学会了察言观色夹缝求生。陈嫔楚楚可怜的南国风姿讨得了隋文帝的喜欢,她多年养成的聪慧性格、恭谨本分的表现也得到了暮年独孤皇后的有限容许。这时隋朝政局正在发生一场剧烈变动,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下定决心策动了废皇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 。陈嫔像文帝夫妇身边的内使、侍女和侍臣一样,见风使舵顺水推舟搭上了晋王杨广这条船。 

晋王杨广果然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太子之位,一手促成此事的独孤皇后身体却越来越差,一年多后就崩于仁寿宫。 失去爱妻的隋文帝丢魂落魄、伤心绝顶。皇后之死,文帝溺情始终无法自拔,他不仅亲自为妻送葬,还一口气建了天下最盛的奢华寺院为皇后祈福 ,连最喜欢的仁寿宫也不想去触景伤情。有一段时间,孤寂茫然的隋文帝越来越喜欢陈嫔等人的陪伴,她们的青春美丽和温柔乖巧可以让苦闷的他暂时忘却忧烦。隋文帝之后改革了隋朝妇官制度,原来的三品陈嫔得以进位贵人,受到宠爱,和皇帝另一位宠妃蔡贵人一起掌管后宫,陈蔡两个一时风头无二。蔡氏后来还超越公主出身的陈氏领先一步进封为容华夫人。

千古疑案

隋文帝本身已经是六十三岁的垂垂老人,晚年丧子、废黜皇太子、罢黜老友高熲、丧失爱妻、废黜爱子蜀王的一系列打击和家庭悲剧让他精神饱受折磨、痛苦不堪,尤其是爱妻文献皇后的去世,隋文帝等于是被抽掉了精神支柱和灵魂,再也没有活力了。孤独的他试图在陈氏和蔡氏等嫔妃的青春美色中寻找一点人生现实欢乐忘却愁苦,却让本来就不好的身体进一步虚弱不堪。

文献皇后去世刚刚一年多,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年初隋文帝就已经精力不济,于是把政事托付给了皇太子杨广,不久之后,他很快卧床不起,到七月份时已病入膏肓。七月时,文帝先是和文武百官临终决别,后来又温柔地抚摸着皇太子杨广的头对负责山陵的官员何稠嘱咐交待后事:“你曾经安葬了皇后,如今我也要死了,后事你同样要用心。嘱咐这么多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实在忘怀不了皇后啊,死后如果灵魂有知,一定要让我们夫妻在黄泉之下团聚。” 

本来很温馨的场面,但史书记载的一桩桃色事件却让文帝之死变得扑朔迷离,成为千古谜案。据《资治通鉴》等记载,当文帝重病于仁寿宫时,皇太子杨广与陈贵人等皆跟随侍疾。有天陈贵人出去更衣时,杨广欲非礼陈氏,被其抗拒。她回到寝宫后,神色有异,文帝感到奇怪,问她原因,她哭着说:“太子无礼。”文帝得知实情后大怒:“这个畜生怎么担得起大任!独孤真是害了我!”说完便叫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召回废太子杨勇,打算废掉杨广。杨素知道后,将这件事告诉太子,太子便矫诏囚禁元岩、柳述,把皇宫宿卫换成东宫心腹,并遣使者进入皇帝寝殿,把宫人们都赶到别处,很快就传出文帝驾崩的消息。陈贵人与宫人们知道事情不对劲,相当恐惧。不久,太子派使者送一金盒给她,并亲自加上签名封条。她收到后很害怕,担心太子送毒药来赐死她,于是不敢打开。使者一直催她,她才开盒子,结果发现里面竟然放的是好几枚同心结,宫人们于是都安下心来,认为总算保住了性命。但陈贵人为此相当不乐,不肯答谢,宫人们逼着她,她终于向使者答谢,当晚杨广便和其发生关系 。不过初唐赵毅笔记《大业略记》记载容华夫人蔡氏为仁寿宫变女主角 。

由于仁寿宫变疑点很多,再加上隋炀帝杨广作为典型的亡国之君,在诸多歪曲的历史记载和传奇性道听途说之下,人们想全窥其真实全面的性格、风貌和经历也很困难,所以隋炀帝杨广“因色弑父”这种说法被诸多近现代史学家质疑,仁寿宫变也成为千古疑案。至于被卷入其中的著名绯闻女主角陈贵人,后人更是无法确定她在其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陕西出土了其母兄的墓志铭,或许可以作为探讨其角色定位时候的一个史料补充。

香消玉殒

隋文帝去世后,陈贵人虽然得到了进封,成为宣华夫人,终于和容华夫人蔡氏平级 。但青春韶华的她们马上就要告别富丽的宫廷生活,按照妃嫔为先帝守节的历来传统,出宫幽居为隋文帝祈福。所以陈氏这次加封不过是隋文帝临终前怜悯她青年守制的一点施恩罢了。

根据《隋书》等记载,陈贵人在隋炀帝的压力下,于隋文帝去世当夜半推半就与其发生不正当关系。因为这层关系,之后陈氏又从仙都宫被召入皇宫,一年后的样子去世,尚不到三十。隋炀帝似乎还颇为伤怀,写下《伤神赋》一篇(今不传)。

根据隋炀帝的行动轨迹,他在仁寿四年十月份埋葬了父亲隋文帝后,就收拾打包行李变相迁都洛阳,并且在第二年(大业元年)八月带领百官、后妃浩浩荡荡下江都,直到大业三年才回西京大兴。所以宣华夫人最后是死在洛阳、大兴、江都或者是在来去江都途中,已经无考,葬地亦无可考。

家庭悲剧

宣华夫人的母亲施太妃诞育有陈叔敖、陈叔兴、陈氏三个儿女,虽然《隋书》等把宣华夫人的后宫生活形容得无比风光,但根据考古出土资料综合历史记载,实际上她和她的家庭是一出典型的悲剧。

入隋之后,施太妃的两个儿子作为亡国君臣王裔,是隋阶下之囚,到大兴后,和陈宣帝、陈后主的其他子孙一样,被隋文帝打发到隋朝西北偏远边区,在隋朝政府的监视下靠种田自食其力为生 。按如今的话叫“劳动改造”,如此长达十六年之久。陈叔兴的墓志铭里甚至战战兢兢地把隋朝的不杀当天大恩典。

陈嫔成为后宫之后,她的母亲施太妃总算获得了隋朝政府提供的一份稳定收入。虽然施太妃物质生活还比较宽裕,但只能跻身贫民区,邻居的房子甚至还残破到漏水的程度 。隋文帝连一个命妇封赠都没想起要提供给她,所以她根本走不进隋朝的主流社会。

虽然《隋书后妃传》记载杨广对陈嫔非常客气,夺嫡时还曾送金蛇等礼物给她,陈嫔也积极用心为他出力。不过根据《隋书》其他记载可以发现,杨广此举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把文帝和文献皇后身边的内侍、宫婢、侍臣通通贿赂了个遍,三品陈嫔在杨广处得到的尊重远远不如皇后的婢女。晋王杨广每次都会亲自跑几百里从驻地去扬州境首迎接皇后的使臣,萧妃甚至和皇后婢女同寝共食 ;即使是皇后最微贱的婢女去晋王府邸时,杨广必定和萧妃亲自到门口迎接,并为其准备美味可口的食物和珍贵丰厚的礼物 。

不仅如此,即使独孤皇后去世后,一时水涨船高的陈嫔在后宫的生活也有苦说不出,非常蹇促。她刚刚进封贵人不久,靠青春美丽佳人打发愁苦的文帝又把兴趣投到了美貌娴静的蔡世妇和其他几个妃子身上,蔡世妇很快就进封贵人,和陈氏平起平坐,而且还夺走了她一半掌管后宫事务的权力。文帝后来显然对蔡贵人更为喜欢,先封她为容华夫人,地位在出身公主的陈贵人之上 。而陈贵人也不敢争宠,只得和容华夫人表面和睦相处。

隋文帝当时已经63岁,失去了深爱的独孤皇后之后,脾气更是变得暴躁猜忌、喜怒无常。所谓“专房擅宠”的陈贵人两个兄长和嫂嫂侄儿们已经在蛮荒偏远边区日晒雨淋种田十几年  ,号称掌管后宫的陈贵人连乞求两个亲哥哥回京与母亲团聚的这点小小卑微要求都不敢向隋文帝提,生怕一不小心触犯天颜跌入地狱,只能强颜欢笑默默忍受着兄长受苦、亲人分离的煎熬。直到大业二年,陈贵人的侄女、陈后主的女儿陈婤在隋炀帝那里得宠,宣华夫人的两个兄长和家人才随着陈国皇室集体回京 。

但是陈国皇室的这次命运转机,却并没有给宣华夫人和她母亲带来多少好运。很快,宣华夫人大约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去世,年仅二十九岁。本来陈叔兴等人终于回来和施太妃母子团聚是一件聊以安慰的喜事,结果也许长期在偏远地区的艰苦生活影响了他的健康,还没等到授官,陈叔兴就身染重病,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撒手人寰不治而亡 。而陈叔兴刚刚去世,和他一起发配到蛮荒偏远之地饱尝艰辛的妻子沈王妃经受不起这个打击,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又匆匆去世,年仅三十三岁 。短短三年,接连失去三个儿女亲人的骨肉之痛,无疑沉重地打击了施太妃。不过一年时间,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施太妃也跟随一双儿女和儿媳驾鹤西去 。

短短四年时间,宣华夫人家竟然连丧四个亲人,都不能安享长年而多死于短命,实在是悲惨太过。

两帝无情

宣华夫人陈氏从陈国公主变成隋宫嫔妃,又先后得到了隋朝二帝的关注,尤其《隋书》还有“帝颇惑之”的记录,似乎其颇有女性魅力。但综合各种史料,可以发现宣华夫人不过是身不由己、以色事人,一生实在堪怜。当然,隋朝二帝并不是没有感情的政治人物。相反,他们拥有深厚感情,只不过对象不是宣华夫人。《隋书后妃传》曾经这样评价过隋朝两对帝后的夫妻关系:“二后(文献皇后、萧皇后),帝未登庸,早俪宸极,恩隆好合,始终不渝”。

与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一生深爱独孤皇后,在她十四岁父母双亡娘家失势时,就发誓为她无异生之子 。即使隋文帝当上皇帝后也六宫虚设近二十年。直到独孤皇后年近花甲时,隋文帝才试探性宠幸尉迟氏,由此爆发了离家出走事件。虽然事后隋文帝对爱妻一如既往疼爱关怀,独孤皇后也退了一步允许他有了嫔妾,隋文帝却没想到性格刚烈的独孤皇后这么做的深层原因。独孤皇后是从国家稳定出发,不想因离家出走事件让他失去帝王尊严,基于处于权力顶端的帝后关系和谐一致有利于国家、朝政安宁,从而对他妥协让步。尽管隋文帝碍于皇后并不怎么宠幸姬妾,但却茫然不知同样深爱他的皇后已经对他心灰意冷、内心衰折,很快就丧失了生命力 。

文献皇后去世对文帝打击太过沉重,不仅正史有相关记载,而且唐朝笔记、唐朝佛教典籍里多处能找到文帝苦苦思念亡妻无法排遣心中痛苦的真情流露记录。对受北朝风气影响很深,对“性忌妾媵”习俗很理解的文帝来说,他晚年的妃嫔不过是其生活的调剂乃至排遣精神痛苦的需要罢了,其中也包括陈贵人。

隋文帝对陈氏的情感并没有超越出征服者的玩物心态。文献皇后去世后,年过花甲的隋文帝不仅没有把对皇后的感情移情到陈氏身上,而且迅速有了新欢蔡氏,蔡氏在短时间内迅速和陈氏平起平坐,最后地位还反超陈氏 。陈氏对隋文帝不仅在感情上无法起到任何心理抚慰作用,而且她也无力对其进行情感上的约束,只能坐视新欢崛起争宠。

隋文帝在心理上始终没有把陈氏等后宫看做自己的家人和亲人,也没有任何将其视作家族一份子的行动。晚年三次全国规模的为家族刻碑祈福行动中,他的家族亲缘关系里从来没有包括过后宫;临终前也没有任何要求后宫陪葬太陵记录。他最后甚至还否定了自己的纳妾行为:“使皇后在,吾不及此” 、“但不能忘怀(皇后)尔,魂其有知,当相会于地下” 。甚至隋炀帝对其后宫的不轨行为也间接反应出陈氏等人虽然获得了后宫高位,但并没有在隋文帝子女心中获得该位置应该带来的社会地位尊重和价值承认心理。

隋文帝在本质上并没有放松过对陈氏的猜忌和不信任。陈国皇室在西入大兴后,被隋文帝分配到各州监视自力更生当农民,这也包括陈氏其同母亲兄弟,终隋文帝一朝没有改变对陈皇室政策的记录。即使在文献皇后去世后,陈氏获得了后宫高位,不过陈国皇室并没有受到任何恩惠,连陈贵人的同母亲兄弟亦无因陈氏受宠从而得到文帝任何垂怜的记载 。他们一直像其他陈国男性皇室成员一样在隋政府监视下种田自力更生。陈氏的母亲施太妃虽然因为女儿为妃获得了隋政府的物质补贴,但其却住在贫民区,无法进入隋朝贵族圈子。

与隋炀帝

描写隋炀帝和各色佳人的风流艳史可谓层出不穷,尤其是他和仁寿宫变女主角陈贵人的绯色关系经过各类小说的渲染可谓活色生香,而且由于隋炀帝复杂性格里有喜爱端丽佳人、行事盛大华丽一面,陈氏作为一位“姿貌无双”很可能与其发生过关系的南国佳人,因此很多人也过度夸张其对隋炀帝的影响力。

但实际上,隋炀帝和萧皇后的感情深刻特别。隋炀帝虽不乏宠妃,对妻子无法做到父母之间那样至情,不过萧后确实是他一生宠敬和离不开的女人。《剑桥中国隋唐史》认为:“对这个历史上称为隋炀帝的人的性格刻划是非常困难的,除了一些模糊的感觉外,人们不能期望在集中把他说成是古典末代昏君的大量被窜改的历史和传奇后面,对此人的实际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历史文献把文帝的谨慎节俭与炀帝的放荡挥霍进行对比,但这种鲜明的对比过分夸大了。民间文学把炀帝描绘成荒淫无度的人——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 

萧后大约年长杨广两三岁,出身著名政治文化贵族之家兰陵萧氏,婉顺多才;晋王杨广亦才智过人,文采华美。两人成婚后,夫妻极其恩爱,萧后也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杨广终生热爱江南,最后甚至魂断江南,不能不说他对江南的偏爱里没有萧后的影响。《剑桥中国隋唐史》对萧后的评价:“这位年轻的姑娘(萧妃、萧后)受过很好的教养;她聪明好学,很有文才。杨广爱她,并尊敬她。作为萧后,她是杨广的终身伴侣和知心人。很可能她给他介绍了南方的生活方式,并促使他热爱南方,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 

隋炀帝杨广是一位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剑桥中国隋唐史》评:“隋炀帝毕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 。文人有一颗敏感的心,“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四时的变化、自然的代谢、美丽事物的殒灭,都能激发起文人的感怀。宣华夫人之死毕竟是一出红颜薄命的悲剧,杨广可能像敏感的诗人看见花谢了、草黄了、起风了一样触动了其文艺神经为其做赋。但是要把其此举夸张成情圣或者某种浪漫的仪式,实在不符合隋炀帝性格。

历史评价

李延寿:性聪慧,姿貌无双。 

蔡东藩:宣华为杨坚宠妾,复为逆子广所烝,如宣华之贪生怕死,贻丑中冓,固不得为无咎,然谁纵逆子,以至于此? 

家庭成员

父亲:陈宣帝陈顼

母亲:施姬,陈朝封临贺王国太妃;隋朝无封

哥哥(同父同母):临贺王陈叔敖,沅陵王陈叔兴

哥哥(同父异母):陈后主陈叔宝

史书记载

《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一》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

《陈临贺王国太妃墓志铭》

《长安志》等

影视形象

1986电视剧《大运河》,陈秀珠饰演宣华夫人;

蓝燕版宣华夫人

1988年《李靖斩龙》高玉珊饰演宣华夫人;

1996年电视剧《隋唐演义》,熊睿玲饰演宣华夫人;

2003年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钟雯饰演宣华夫人;

2006年韩国电视剧《渊盖苏文》,扮演者不详;

2012年《隋唐英雄》蓝燕饰演宣华夫人(剧中名陈惠儿或陈慧儿);

2012年《隋唐演义》周放饰演宣华夫人。

相关文章

历史名人

上古人物 夏朝人物 商朝人物 周朝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 秦朝人物 汉朝人物 三国人物 晋朝人物 南北朝人物 隋朝人物 唐朝人物 五代十国人物 宋朝人物 元朝人物 明朝人物 清朝人物 民国人物 近代人物

皇帝列表

上古皇帝 夏朝皇帝 商朝皇帝 周朝皇帝 秦朝皇帝 汉朝皇帝 三国皇帝 晋朝皇帝 南北朝皇帝 隋朝皇帝 唐朝皇帝 五代十国皇帝 宋朝皇帝 元朝皇帝 明朝皇帝 清朝皇帝

历史朝代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